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乳业保壳成科迪集团重整关键,职工债权清偿时间延长
行业编辑:颖子
2022年04月27日 08:36来源于:新京报
分享:

随着重整计划日前获法院批准,科迪集团及9家关联公司重整程序终结,债务问题和经营问题的解决被摆上日程。

重整计划显示,科迪集团及9家关联公司负债总额约为76.24亿元,经管理人确定的债权总额约为68.56亿元,核心资产为持有的上市公司科迪乳业44.27%股票。因此,科迪乳业保壳成为本次重整的重中之重。目前,重整计划已明确未来经营聚焦乳业和速冻两大主业,整个“科迪系”剩科迪集团、科迪乳业、科迪速冻、科迪大磨坊4家公司维持运作。

尽管重整计划已经出炉,但一些被拖欠薪资的科迪速冻前员工及被拖欠奶款的科迪乳业前供应商向新京报记者反映,尚未从科迪方面接到新的还款计划或通知。“我们讨论了,不能接受(清偿薪资)又拖长到6年。”科迪速冻前员工张先生说。

确认债权总额超68亿元

据科迪乳业4月22日消息,其控股股东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迪集团”)及9家关联公司合并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重整程序随之终止。

2020年12月,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债权人魏均平对债务人科迪集团的破产重整申请,2021年9月裁定科迪集团与科迪速冻、科迪大磨坊、科迪面业、科迪便民超市等9家关联公司合并重整(不包括科迪乳业)。2021年12月30日,商丘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递交了重整投资人申请。

2022年4月22日晚公布的重整计划显示,科迪集团长期股权投资包括持有的科迪乳业48469万股股票及科迪速冻、科迪面业、科坊、五大连池绿色大米等9家关联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评估价值约为7.05亿元;固定资产512项,评估价值约为1.68亿元;另有无形资产、货币资金、存货、其他款项等。资产评估价值合计约为12.42亿元。

截至2021年9月14日,本次纳入合并重整范围的10家公司资产总额约为7.42亿元,负债总额约为76.24亿元,净资产约-68.8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027.02%。截至2021年11月26日,管理人共收到138家债权人合计申报债权约97.8亿元。截至2022年2月28日,合计申报并经管理人确定的债权总额约为68.56亿元。

上述债权中,职工债权、税款债权将全部清偿;股票质押债权额约19.69亿元,只清偿债权本金约12.99亿元;股权及财产担保债权约9.52亿元,只清偿债权本金约7.69亿元;普通债权约为45.41亿元,只清偿债权本金约36.15亿元,总清偿比例为5%,一次性清偿5%,清偿数额约2亿元;重整投资人债权约9.26亿元,不做清偿。

筹资方面,重整投资人计划先期投入资金收债约4亿元,本次清偿资金3.808亿元,5年内投入资金1.174亿元(留债),累计投入资金约9亿元;通过科迪集团等10家公司自有资金、资产处置所得、未来持续经营收入等途径筹集;科迪集团持有科迪乳业48469万股股票,在解除质押后计划用1.28亿股清偿5家质权人债权。

职工债权清偿时间相当于延长到6年

4月23日晚,科迪速冻前员工张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尚未从公司方面收到职工债务清偿的相关通知,此前每个月补发的1000多元工资也停了。

据张先生2021年1月提供给新京报记者的劳动仲裁申请书,2017年3月,他入职科迪速冻,负责华东某区域市场的开拓。自2018年起,科迪速冻开始欠薪,工资不能每月下发,截至2021年1月累计拖欠其80086元工资和21609元差旅费。

“2020年2月9日,科迪速冻把我踢出业务群,关闭我的考勤系统,没有任何书面通知送达。”张先生在仲裁书中称,同事84人多次反映,问题始终未解决。

彼时,法院受理债权人对科迪集团重整申请刚刚过去不久。以张先生仲裁申请书为模板,约有30名员工计划对科迪速冻发起诉讼(仲裁)。

张先生称,经劳动部门此前调解,科迪方面同意每个月补发5%-10%的拖欠薪资,但实际每个月只执行了1%,两年累计偿还了其约20%的拖欠薪资。

据日前发布的科迪集团等10家公司重整计划,其职工债权约为9543.85万元,计划全额清偿。具体安排为本次清偿10%,从重整方案法院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一次性清偿完毕;剩余债权计划从批准之日起第二年开始清偿,2023年-2027年每年按比例清偿,每年12月30日前清偿完毕。

“我们讨论了,不能接受这一方案。”张先生认为,与此前还款方式相比,这一方案相当于把职工债权清偿时间延长到6年,其中是否包含差旅费和年终考核奖励也未可知。2022年4月14日,张先生及部分员工起草了一份联名信准备递交给有关部门,信中显示有76名员工自2019年10月起陆续从科迪速冻“被离职”,2018年和2019年工资长期被拖欠,合计约586万元,“趁这次机会,我们想要一揽子解决”。

另一方面,科迪乳业债权人之一天津奶农王先生也未收到进一步的还款消息。2021年4月,科迪乳业与29名债权方签署债权债务关系转让协议,由虞城县新时代奶牛养殖扶贫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承接科迪乳业对外的约5924.41万元债务。由于通过调研判断新时代合作社无有价值的资产,王先生当时选择拒绝在债务转移协议书上签字。

“现在都不知道对接谁。”王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科迪乳业曾在去年12月一次性偿还了其5%左右的拖欠奶款,从那以后他未再收到过款项,截至目前科迪乳业还拖欠其260多万元奶款。

将聚焦乳业和速冻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科迪集团创建于1985年,旗下有上市公司科迪乳业及科迪速冻、科迪面业、科迪便利连锁、科迪大磨坊食品等多家子公司,实控人张清海直接持有92%的股份。辉煌时,科迪集团综合实力居河南省行业第一位,科迪速冻位居全国前三位,科迪面业位居河南省前两位。

以2019年7月科迪乳业拖欠奶农过亿奶款为导火索,整个“科迪系”陆续呈现出经营困难、拖欠工资、资金紧张等问题,张清海、科迪集团及多家关联公司目前均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根据商丘市委督查二室2020年1月、4月的公开回复,2018年以来,科迪集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一是科迪集团将持有的科迪乳业股票全部用于质押;二是由于银行、部分投资人抽贷压贷及补仓,使科迪公司资金净流出6亿多元。至债务危机出现,科迪一直靠抽生产流动资金还贷及补仓,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使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

新京报记者2021年10月从科迪集团重整管理人律师代表方面了解到,当时债权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是重整方案能否让科迪集团良性运作,有持续偿债能力。而科迪集团诸多子公司中仅科迪乳业、科迪速冻、科迪大磨坊一直保持经营状态。

本次重整计划也对科迪集团等10家公司的后续经营方案做了交代,明确聚焦乳业、速冻两大主业。重整企业中,仅保留科迪集团、科迪速冻、科迪大磨坊三个市场主体。加上不在重整企业名单中的科迪乳业,这意味着整个“科迪系”将从重整前的十余家企业规模收缩为只剩4家公司实际运营。

科迪乳业保壳成重整关键

最新方案中,科迪乳业的上市地位被视作科迪集团重整成功的关键。

重整计划显示,科迪集团及9家关联公司的核心资产为持有的科迪乳业44.27%股票。科迪乳业目前因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问题面临退市风险,“为顺利推进科迪集团的合并重整,避免破产清算,需要避免科迪乳业退市,保持科迪集团的核心资产价值。”

基于此,重整投资人商丘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出资收购科迪乳业不良金融债权,之后代控股股东通过以债抵债的方式清偿对科迪乳业的占用款项,并解决违规担保问题;在保住科迪乳业正常上市地位的情况下,利用约1.28 亿股股票及重整投资人另行投入的现金,对科迪集团及9家关联公司的全部债权在重整程序中进行清偿。

因2020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科迪乳业股票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为“*ST科迪”。为避免被退市处理,科迪乳业需满足2021年年度净资产为正,以及2021年年报为标准意见报告。

根据科迪乳业公告,科迪集团对其占用款项余额为14.33亿元。目前科迪乳业融资性负债本息合计约15.7 亿元,将由重整投资人收购,然后通过以债抵债方式代科迪集团清偿占用款项。为解决科迪乳业2.35亿元违规担保问题,投资人也将对相应债权进行收购。在解决资金占用后,科迪乳业所有金融负债将全部消除,资产负债率将大幅降低,因债权违约形成的账户查封等情形也将解除,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将恢复正常。

资料显示,科迪乳业2015年上市,2016年率先推出透明包装“小白奶”。在其带动下,科迪乳业2017年业绩大涨。不过据河南证监局调查,科迪乳业2016年-2018年年报存在虚增业绩问题。2019年、2020年,科迪乳业分别亏损1.75亿元、12.73亿元。2021年预计营收5.8亿元-6亿元,盈利6000万元-9000万元,尽管扭亏为盈,但实力已跌回至2018年以前水平。

2022年4月6日,67岁的张清海“因个人原因”辞去科迪乳业董事长职务。伴随控股股东重整结束,科迪乳业能否续写张清海2018年提出的“中部奶业航母”梦想?

上海睿农咨询总经理侯军伟认为,我国中部人口基数庞大,河南最大乳企花花牛以低温乳品为主,科迪乳业在常温奶产品上可能会有一些小作为,“但大作为很难讲”。常温奶往高端走会面对金典、特仑苏等大品牌,区域品牌在高端品类很难突破,科迪也不像新疆奶那样有地域优势,因此产品创新能力有限。科迪乳业在行业增长、产品价格合理、渠道管控做好的前提下会有所成长,但很难出现当年小白奶那样的增长机会,“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乳企竞争加剧,科迪本身市场口碑和渠道名声在下滑,想要挽回难度很大,但任何企业做出正确改变在中国市场都有机会,只不过是机会大小的问题。”乳业专家宋亮分析认为,中国乳品消费第二个黄金阶段还没到来,当疫情结束消费回暖,三四线市场的潜力将发挥出来,这时乳业会迎来新一轮增长。“科迪未来的出路在于三四线市场,要摒弃家族式管理,建立起现代化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从产品到营销改头换面,还是有发展机会的。”

新京报首席记者 / 郭铁

编辑 / 祝凤岚 张明璇 校对 赵琳

新京报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