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奶粉市场价格波动,借二注和新国标逆势涨价?
行业编辑:林夕
2022年10月01日 09:08来源于:中童观察
分享:

《奶粉产业评论》:您如何看待当下婴幼儿奶粉品类的价格体系?

王丁棉老师:奶粉价格越高,生产商、品牌商、经销商、渠道商等才会有更好的利润水平,但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无论经济条件如何,整体上的诉求肯定是希望不要涨价,因为现在的生活成本已经非常高了。生产端和消费端在价格问题上其实一直在碰撞,在找平衡。中国婴幼儿奶粉的生产商有一点观念不太正确,把奶粉作为一种炒作品,就好像卖房子、卖酒一样,我们的营销手法以及营销理念跟着他们走了,这就造成我们本身奶粉的价格不太合理,总体偏高。

《奶粉产业评论》:在新国标和二次配方注册的要求下,很多奶粉品牌成本提升了,有涨价的需求,您是怎么看的?

王丁棉老师:首先,为了满足新国标的要求和通过二次配方注册,奶粉产品的成本到底增加了多少,是不是增加这部分足以影响到品牌商、渠道商的生存问题,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看提价合不合理。
我个人认为新国标和二注对于奶粉生产成本的增加不是特别大,很多企业的成本增加可能都不到5%,因为并没有涉及到很重资产和很多的设备改造等问题,以此来强调增加了多少成本并不客观。而且,由于销售模式不同,国内奶粉的价格已经比国外高出很多了,我是很主张中国市场的奶粉价格与国际接轨的。
我个人认为奶粉企业最好不要轻言涨价,现在的消费者不比前几年了,他们非常理性。尤其马上迎来第四季度,企业都到了去库存的阶段,把手上过度库存的量能卖得出去就很不错了,人家大量在降价,你反倒提价,这个最终可能只是一方良好的自我想法而已,市场未必按你的意愿来实现。
《奶粉产业评论》:企业提价面对的压力是很大的,毕竟终端的主流价格带越来越低了。
王丁棉老师:对,终端的成交价越来越低了,其实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的奶粉价格总体上就是偏高的,甚至有些是超高的,这些价格是人为因素拉高的,本身不是真实合理的市场价格表现。我连续做了十多年的国际市场奶粉价格的跟踪调查,发现国外的奶粉价格体系总体是很稳定的,在商超、药店都可以买得到,不会像中国市场有这么大的波动。
中国奶粉市场采用的是多层级营销模式,从全国总经销、到省区、到大区,再到市县级的经销商,每个层级都要有利润的,层层加码导致了不卖高价就没有钱赚,所以说是人为搞出来的高价体系。因为高利润,这些年渠道赚得盆满钵满,曾经有调研显示,一个母婴店70%的利润是靠卖奶粉来支撑的,有的甚至能达到75%。
《奶粉产业评论》:您觉得终端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是什么?
王丁棉老师:第一,头部企业现在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在整个行业的低谷期,更是他们争夺市场份额的最好时期,靠拓展远没有直接收割来得快。
第二,近年来新生人口持续下降,需求量急剧减少,在市场总需求量减少的情况下,产能必然会出现严重过剩,我初步评估了一下,我们的产能过剩程度达到两倍,甚至有的企业达到三倍,为了保证一定的生产量,企业只好通过降低终端价格来提升销量。提价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肯定不会接受的,那么企业只能走另一个极端,把价格调低。
第三,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萧条,消费者不敢像以前那样放开手脚消费,都在消费降级,原来选择超高端的可能会选择高端,原来选择高端的可能会选择中端。品牌会顺应这种市场潮流和消费者消费选择的变化调整价格。
这三大原因导致最近在终端的奶粉价格越来越低。
《奶粉产业评论》:企业涨价会考虑到消费者接受度的问题,对此您怎么看?
王丁棉老师:现在的消费者很明智,而且现在网络很发达,信息也比较透明。再加上马上进入10月份,企业到了每年清仓去库存的阶段,今年在新国标和二次配方注册的影响下,去库存的情况会更严重,很多品牌都会通过一系列的促销手段来尽快出手。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整个经济环境还没有明显的好转,消费者的购买力还没有完全重新振作的时候,奶粉品牌最好不要轻言涨价,消费者这么理性,竞品又都在降价去库存降价的时候,你反倒提价,这个最终可能只是一方良好的自我想法而已,市场未必按你的意愿来实现。

美好景像、中童观察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